李商隐《细雨》赏析

发布时间:2017-12-08 00:00

  《细雨》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选取雨季来临时的一幕落笔,以神奇丰富的的想象摹写了初秋蒙蒙细雨迷人的情状,意境优美,尤具韵致。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李商隐《细雨》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和三年(829),当时作者获得了考取进士的资格,但因其没有什么背景,初试失败,同年,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赞赏他的文才,请他到幕府里去做巡官,一场细雨后而作此诗。

  原文

  细雨

  帷飘白玉堂,

  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

  萧萧发彩凉。

  译文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是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文学赏析

  这首诗笔法全属正面铺陈,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蔚蓝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好像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

  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盈灵姿。接下来,诗人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情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达凉意,如同作者眼前洒落的细雨。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引人遐想。

  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情态的虚拟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于这首诗主题相似的《微雨》偏于写实作风,而此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名家评价

  《唐音癸签》:赵氏《万首绝句》误改为“发影”。着“彩”字方是瑶姬,着“影”字公然一婆矣。

  《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曰:以发状而之细。纪昀曰:佳在浑成。

  《玉溪生诗意》:细雨如发,因帐飘箪卷而怀当时之楚女,意自有托也。

  《玉溪生诗说》:对照下笔,小诗之极有致者。

  《选玉溪生诗补说》:此悲秋之意也……诗意甚曲。


相关阅读
1 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全诗赏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 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 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阳非旧圃, 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 并觉今朝粉 【查看全文】

2 《登乐游原》的原文及赏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本秦时宜春苑,西汉时宣帝建乐游苑于此,故名。唐时在长安城内,为士女节日游赏胜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查看全文】

3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 (约公元813年--公元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代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 【查看全文】

4 李商隐《流莺》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商隐《流莺》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释: 1.参差:不整 【查看全文】

5 李商隐《韩碑》原文翻译分析

《韩碑》 作者: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豸区][豸区]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 【查看全文】

6 《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全诗赏析

《代赠二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短诗,全诗诗人以女子的口吻抒写了与情人离别的忧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代赠二首 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