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二 刘禹锡

发布时间:2016-09-14 00:00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是诗人刘禹锡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德)时,是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却被赶出了朝廷,其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时这种心情下写的。

  赏析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相关阅读
1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翻译

《西塞山怀古》由刘禹锡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呢?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查看全文】

2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诗词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全诗写的是什么情景呢?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查看全文】

3 刘禹锡的《乌衣巷》

《乌衣巷》由刘禹锡创作,描绘出了野草丛生的景象,表达诗人刘禹锡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诗《浪淘沙》其一赏析之误

诗人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 刘禹锡诗《浪淘沙九首》第一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此诗的赏析之作未见于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这句诗出自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以及玄都观桃花赏析,欢迎阅读! 再游玄都观 【查看全文】

6 唐朝刘禹锡

从古至今,多少的文人雅士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介绍的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