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 刘禹锡

发布时间:2016-09-20 00:00

  刘禹锡的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诗作中表现了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

  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

  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为您抱着病登上高台。

  鉴赏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和以上两句连读,仿佛是一段话别情的对话。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的诗歌

刘禹锡的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刘禹锡的诗歌!欢迎阅读! 刘禹锡的诗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存世有什么诗

刘禹锡存世有什么诗呢?学过刘禹锡的诗,我们不禁我这位诗人的才华所折服,赏析刘禹锡的诗作,犹如享受文学的佳肴。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刘禹锡存世的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查看全文】

3 唐朝刘禹锡

从古至今,多少的文人雅士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化财富。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介绍的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 【查看全文】

4 赏析金陵怀古刘禹锡

赏析刘禹锡的作品《金陵怀古》,我们获得怎样的信息呢?从哪些方面赏析《金陵怀古》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欢迎大家阅读。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诗人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的天人关系理论

刘禹锡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又是杰出的哲学家,著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在《天论》中,刘禹锡全面而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关系,在丰富天人关系理论的层次与内涵方面都超过了 【查看全文】

6 陋室铭刘禹锡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