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原文翻译以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6-10-18 00:00

  《望洞庭》是诗人刘禹锡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是一篇家喻户晓、千古流传的诗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相关阅读
1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艰难险阻的时候,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 【查看全文】

2 浪淘沙刘禹锡拼音版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刘禹锡的古诗《浪淘沙》。唐代是诗坛非常的繁荣的时代,而刘禹锡的《浪淘沙》占据重要的位置。 浪 淘 沙 li yǔ xī 刘 禹 锡 jiǔ qǔ hunɡ h w 【查看全文】

3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赏析

西塞山怀古这首诗是诗人刘禹锡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的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西塞山怀古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 【查看全文】

4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教案

《西塞山怀古》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教学过程: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名句(幻灯展示)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浪淘沙的创作背景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一阕《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其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下面是小编整理 【查看全文】

6 唐诗《昏镜词(并引)》刘禹锡

《昏镜词》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全诗讽刺了什么呢? 昏镜词(并引)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