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西塞山怀古⑴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翻译】: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赏析】: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相关阅读
1 刘禹锡评传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著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内容简介 刘禹锡是唐代的政治革新 【查看全文】
2 刘禹锡的诗歌刘禹锡的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刘禹锡的诗歌!欢迎阅读! 刘禹锡的诗歌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 【查看全文】
3 春词全文赏析 刘禹锡刘禹锡是众所周知的大诗人,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当人们非常的喜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春词全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 【查看全文】
4 刘禹锡的名诗在璀璨的唐诗中,刘禹锡的诗作是非常有名的,对于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大,刘禹锡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学家、诗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刘禹锡所写的名诗,欢迎阅读! 【原文】 和乐天 【查看全文】
5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也表现了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 【查看全文】
6 步虚词二首 刘禹锡刘禹锡的《步虚词二首》是鲜为人知的诗作,《步虚词二首》的内容是怎样的呢? 步虚词二首 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