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发布时间:2015-02-25 00:00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宗元诗鉴赏: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而最感人的风物是异域的风物,对景物最敏感的人是来自远方的人。柳州,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宗元坐王叔文党祸被贬永州十年后入京,复外放到更僻远的柳州,心中充满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愤。榕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四五丈,是热带的一种风景树。这种树换叶往往在春天,不同他木之于秋季落叶。柳宗元在南方看到这种“春半如秋”的景象颇多感触,于是写下这首诗。

  一二句写自己谪居柳州的悲凄心情。古人称仕途奔波为宦游,因而一般说来,“宦情”与“羁思”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柳宗元笔下的这两个词儿还有特定的内容:他所谓的“宦情”是指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怨郁;他所谓的“羁思”是远贬边鄙的寂寥孤凄。在同一个时期所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就反映出他心情的凄苦。“共凄凄”是双重的凄苦。处于这种心境中的人不免善感,在春天本有伤春情绪,何况“春半如秋”。“凄”与“迷”是相关的两种心境。“宦情”“羁思”之外加上特异的物候,这就在双重的凄凄之上加上了第三重,于是乎“意转迷”。

  三四句写景,是“春半如秋”的具体描写。“山城”指柳州,因南方气温高,二月遇雨,百花即已凋零,而榕树又正好脱叶,满庭飞舞,完全如同秋天。

  而秋天比春天更容易动人离思,对于“宦情羁思共凄凄”的远谪之人,其思愈苦。加之“秋景”之中,又有春莺乱啭—— 提醒愁人:这毕竟是春天。这就把伤春和悲秋两种情绪杂揉起来了。莺声本美,无所谓“乱”,由于人心烦乱,所以听起来也觉得它“乱”了。

  全诗将心境与物色打成一片。景物萧索,不仅因了伤心人别有怀抱、以我观物的缘故,同时反过来又更增其伤怀,结果是宦情羁思更凄凄了。一般说来,柳宗元在贬谪期间所写的诗不象刘禹锡那样乐观,那样能振奋人心,但它仍较深刻反映了封建时代被压抑的正直有志之士的悲愤。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天说》

中国唐代柳宗元的哲学代表作之一。收入《河东先生集》、《柳宗元集》。文章着重批判天能赏罚的唯心主义天命观,阐发天没有意志、是物质实体的观点。文中说:彼上而玄者,世谓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

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渔翁》课堂实录

1.导入 师:近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唐诗。不仅了解了初唐四杰的诗风,而且深入探讨了山水诗的闲适,边塞诗的豪壮;进一步领会了盛唐诗人李白/杜甫以及白居易的诗风。今天,我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溪居》全诗翻译赏析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束:约束,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文学特点散文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散文的文学特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与山水游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一直都非常的有名,他是是山水游记文学的一代宗师,备受诗人的推崇和爱戴。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与山水游记,欢迎阅读!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