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发布时间:2015-03-10 00:00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五言古诗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注释】

  ①贝叶书: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

  ②冥:暗合;

  ③缮:修持。

  ④膏沐:本指润发的油脂。

  ⑤澹然:宁静状。

  【译文】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 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 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 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 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 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赏析】

  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如同苏轼所说:“寄至味于澹泊”。

  这是一首抒写感想的抒情诗。诗的内容是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但如何修养本性,却难以精熟。然而,他对禅院的清静幽雅却流连玩赏。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 饮酒

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桐叶封弟辨》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 【查看全文】

3 唐朝剩男柳宗元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年轻时,柳宗元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24岁时娶妻杨氏,27岁时杨氏亡故,未有儿息。此后,他的人 【查看全文】

4 读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

《读柳宗元传》是由北宋王安石编写的一篇散文。这篇短文是王安石读了柳宗元传后写下的感想。以下是小编整理得的读柳宗元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读柳宗元传 余观八司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梓人传赏析

《梓人传》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 【查看全文】

6 诗人苏轼与柳宗元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

导语:唐代诗歌繁荣的年代,诗人柳宗元展现了惊人的才华,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与柳宗元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欢迎阅读!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