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南涧中题》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3-27 00:00

  南涧中题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迴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注释:

  ①亭午:正午,中午。李白《古风》诗:“大车飞扬尘,亭午暗阡陌。”

  ②萧瑟(xiāo sè肖色):秋风吹拂树叶发出的声音。曹操《步出东门行》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参差:亦作“篸 ”。古乐器名,相传舜所造。《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王逸注:“参差,洞箫也。”

  ③羁(jī机):系住。《淮南子·汜论训》:“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

  ④索寞:枯寂没有生气,形容消沉的样子。冯延巳《鹊踏枝》词:“休向尊前情索寞。”

  ⑤期(qī七):约会。《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

  翻译:

  深秋的寒气聚集在南涧,中午时分我独自游览。

  回环的秋风在涧中响起,碧树的影子如吹洞箫似的摇晃。

  初来这里就像别有感触,稍入深涧觉似忘了疲散。

  在幽深的山谷响起像被系住的鸟儿叫声,涧中的寒藻在涟漪中回荡。

  梦里总是魂游那已离开了的京城,怀念故人的泪水徒有悲伤。

  孤独的生活容易伤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适合归宿的地方。

  究竟为什么我会如此消沉,内心的苦闷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作者因为支持新政,被贬于此,回朝无望)。

  将来有谁迁谪到永州,也会和我似的“吟诗愁肺肝”。

  鉴赏:

  《南涧中题》唐代诗人柳宗元写于柳州刺史任上,对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秋天,柳宗元游览永州南郊的袁家渴、石渠、石涧和西北部的小石城山,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中的后四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这首五言古诗《南涧中题》,也是他在同年秋天游览了石涧后所作。南涧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石涧地处永州之南,又称南涧。

  这首诗,以记游的形式,描绘诗人被贬放逐后寂寞忧伤、苦闷孤独的自我形象。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头八句,着重描写游南涧时所见景物。时值深秋,诗人独自来到南涧游览。涧中萧条,仿佛秋天的萧杀之气汇聚于此。虽日当正午,而秋风阵阵,林影稀疏,仍给人以萧飒之感。诗人初到时似有所得,忘却了疲劳。但忽闻失侣之禽鸣于幽谷,眼见涧中水藻在波面上荡漾,陡然引起无穷联想。诗的后八句,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诗人自述迁谪离京以来,神思恍惚,怀人不见而有泪空垂,人孤则容易感伤,政治上一失意,更是动辄得咎。如今处境索寞,竟成何事?于此徘徊,亦只自知。以后谁再迁谪来此,也许会理解我这种心情。诗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而遭受贬谪,使他感到忧伤愤懑,而南涧之游,本是解人郁闷的乐事,然所见景物,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所以苏轼曾有评语说,“柳仪曹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认为“柳子厚南迁后诗,清劲纡徐,大率类此”(《东坡题跋》卷二《书柳子厚南涧诗》)。此评道出了柳宗元贬后所作诗歌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基本特色。

  清人何焯在所著《义门读书记》中,对此诗有过较好的分析。他说:“‘秋气集南涧’,万感俱集,忽不自禁。端有力。‘羁禽响幽谷’一联,似缘上‘风’ 字,直书即目,其实乃兴中之比也。羁禽哀鸣者,友声不可求,而断迁乔之望也,起下‘怀人’句。寒藻独舞者,潜鱼不能依,而乖得性之乐也,起下‘去国’ 句。”他这种看法,既注意到了诗人在诗歌中所反映的思想情绪,又注意到了这种思想情绪在诗歌结构安排上的内在联系,是符合作品本身的实际的。“秋气集南涧”一句,虽是写景,点出时令,一个“集”字便用得颇有深意。悲凉萧瑟的“秋气”怎么能独聚于南涧呢?这自然是诗人主观的感受,在这样的时令和气氛中,诗人“独游”至此,自然会“万感俱集”,不可抑止。他满腔忧郁的情愫便一齐从这里倾泻而出。诗人由秋气进而写到秋风萧瑟,林影参差,引出“羁禽响幽谷”一联。诗人描绘山鸟惊飞独往,秋萍飘浮不定,不正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溪涧深处踯躅徬徨、凄婉哀伤的身影吗?这“羁禽”二句,虽然是直书见闻,“其实乃兴中之比”,开下文着重抒写感慨的张本。诗人以“羁禽”在“幽谷”中哀鸣,欲求友声而不可得,比之为对重返朝廷之无望,因而使他要“怀人泪空垂”了。这诗写得平淡简朴,而细细体会,意蕴深长,“平淡有思致”。苏轼称赞此诗 “妙绝古今”,“ 熟视有奇趣”,堪称得其真气。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作文

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一) 柳宗元,你是一个与我们相隔千年的伟大人物,你可知道,你的创作是那样的别具一格,你的诗篇流传千古,深深地感染着我,是你让我看到了语言的艺术是多么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为什么叫“河东先生”?

导语:柳宗元为什么叫河东先生?柳宗元作为唐朝出名的诗人,他文采极佳,创作不少的佳句,让人们争相的传阅。 因为柳宗元是河东人,故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又因终于柳州刺史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原文赏析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咏荆轲》

《咏荆轲》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一起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在反对骄文、提倡古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较为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指出: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凡此种种,构 【查看全文】

6 读柳宗元《三戒》有感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三戒》读后感,欢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