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重别梦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3-27 00:00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鉴赏:

  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重别梦得》是柳宗元赠给刘禹锡三首诗中的一首。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人在贞元九年(793)同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迄今已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 “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①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②,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议的办法。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觉凄楚动人。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治柳州答案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治柳州阅读以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柳宗元治柳州了解诗人柳宗元。 柳宗元治柳州原文: 元和(1)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官名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三戒》重点难点

1.《三戒》既为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肯定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三则寓言寓意各是什么呢? (1)《临江之麋》: 参考:写恃宠而骄的小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 解析:麋因有主子的势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渔翁》古诗注释翻译赏析

《渔翁》 作者: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解: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欸乃:摇橹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散文永州八记

柳宗元散文永州八记是怎样的呢?柳宗元散文永州八记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呢?散文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1、《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查看全文】

5 唐代柳宗元

唐代时期柳宗元是怎样的呢?柳宗元是中国众所周知的诗人,而柳宗元的诗作,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 唐代的柳宗元 柳宗元(77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作品以及赏析大全(表格整合版)

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 永州八记 》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