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捕蛇者说》写作特点

发布时间:2015-05-26 00:00

  《捕蛇者说》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写作特点:

  一. 使用衬托突出重点。

  本文写毒蛇之害以衬托重赋苛政之害。捕蛇以抵赋,蒋氏之祖、父死在这上头,而蒋氏却甘愿干此差事,这就令人心悸地看到“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二. 使用对比表现主题。

  文章从多角度进行对比,从各层面揭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死亡与生存的对比:文章以其乡邻60年来由于苛赋之迫而“非死则徙”的遭遇与蒋氏“以捕蛇独存”的状况作对比,触目惊心地表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危与安的对比:“乡邻赋敛之苦”对比“ 蒋氏捕蛇之‘乐’” ,乡邻因赋税而受悍吏的骚扰,哗然而骇,鸡狗不宁,整日处于不安与危险之中;而蒋氏只要蛇在便“弛然而卧 熙熙而乐”。乡邻的痛苦是“旦旦有是”;而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这诸多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本文风格委婉曲折,波澜纵横,阅读时要注意行文的曲折和卒章显志,对比的写法。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原文及翻译

【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 【查看全文】

2 《江雪》赏析柳宗元

柳宗元的山水诗环境幽僻。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江雪》赏析柳宗,欢迎大家阅读! 诗词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注释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原文翻译及赏析

《段太尉逸事状》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朔方将领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 【查看全文】

5 从诗歌说说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上与韩愈并称韩柳的诗人柳宗元。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首 《江雪》,恐怕识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送元暠师诗》译文及注释

《送元暠师诗》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译文 王侯们的责备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