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5-06-15 00:00

  柳宗元认为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倾向的教育思想。他写了一篇文章叫《种树郭橐驼传》,记述了长安西乡一位以种树为业的驼背老人,实际上是个农艺家。他因为能适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所种树木无不生长得很好,有人问及其中的道理,他说:“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如果“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这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树木和树人的道理是相通的。这段话实际上是柳宗元借种树老人之口,讲应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人为地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恨铁不成钢,动辄体罚。近代龚自珍写的《病梅馆记》,受其影响。


相关阅读
1 送薛存义序 柳宗元

《送薛存义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小石潭记全文鉴赏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小石潭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从小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蝜蝂传》

《蝜蝂传》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 (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三戒》重点难点

1.《三戒》既为柳宗元的寓言代表作,肯定有着深刻的寓意,这三则寓言寓意各是什么呢? (1)《临江之麋》: 参考:写恃宠而骄的小麋,鞭挞了依势放纵的奴才。 解析:麋因有主子的势 【查看全文】

6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柳宗元唐诗鉴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