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永贞革新失败后,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14] (王叔文政治集团的其他人也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后称“二王八司马”。)到职后的柳宗元暂居在龙兴寺。经过半年,柳宗元的母亲因病去世。
815年,柳宗元离开永州,生活在永州的10年中,柳宗元在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进行钻研,并游历永州山水,结交当地士子和闲人,他写下《永州八记》(《柳河东全集》的540多篇诗文中有317篇创作于永州)。
柳宗元与柳州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五岁就到中央做官,但由于参与了政治革新运动受牵连被贬,在仕途上一蹶不振,一贬再贬,越贬离京城越远,最后贬到几近蛮荒的柳州做刺史,病死于任上,时年才四十六岁。
柳宗元在柳州虽然属于被贬之列,但毕竟做了一个地方的主官。他利用有限的权利,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才能,做了许多好事,故柳州人拥戴他,在他死后为他用贵重木材做了棺椁装殓,并护送其遗体到山西永济老家。
柳宗元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的名字与柳州共存,以至世人又称之为“柳柳州”。当然,柳州人的义举,也得到了回报。据说从柳州到永济需走了几个月,可等到了河东打开棺材重新殓装的时候,却发现柳公的遗体依然完好无损,面目仍栩栩如生。大家都十分惊讶,柳州棺材因此沾了柳宗元的名人效应而声名大噪。那些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上好的柳州棺材为荣,因此柳州也发了棺“财”。至今世上还流传着“吃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民谚。
柳宗元和柳州也有缘分,都有个“柳”字,以至许多人误以为柳州是因柳宗元得名。至于柳州是否因柳宗元而得名,一查资料便晓得。柳州之名出自柳江,其名在隋代就有。但毋庸置疑,柳州的发展进化史与柳宗元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柳州历史虽然悠久,但直到唐代,那里一直是个经济落后,教育缺失,民情愚昧的蛮荒之地。直到柳宗元做刺史时,那里还有因债务而沦落为奴的现象。柳宗元上任一年内就解救了上千负债奴婢。与此同时,他还引导人们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劝说人们不要滥杀牲畜,有病要寻医问药,使当地杀牲祀鬼之风有所改变。
柳州因地处南方,气候潮湿多雨,人们凿井不懂科学,经常造成塌方。柳宗元到任后自己筹一些钱再利用一部分地方经费,亲自带领民工进行勘测,利用科学方法,在城北开凿了水井,水井至今还用。为了引导百姓从事农林生产,他亲自在城西北种植柑树,并写了《柳州城西北偶种柑树》一诗以明其志。此外,柳宗元还大力指导发展牧副业、造船筑路、修建房屋、使柳州的市容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柳宗元到柳州后,还兴办学堂,并亲自登坛讲课,宣传进步的文学思想和世间科学的存在、客观事物的存在、自然生成的存在。由于柳宗元重视文教,使柳州涌现了一批娴熟诗书深知礼乐的文化人士。
柳州是个山水秀丽的地方,就其自然风光而言,远远好于永州,但柳宗元这位曾写过“永州八记”的大文豪在这里没有写出一篇“游记”,可见他公务之繁忙。然而在百忙中,他却写出《天论》《天问》等科技文章,留下了“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的豪言壮语。
“柳州旧有柳侯词,有德于民民祀之”。今日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城市,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在这里,柳宗元的遗迹虽然不多,但柳宗元的影响处处可见。老百姓不仅修了“柳侯祠”,还从心里默念这位曾经的“父母官”。历史上的柳州,曾是个求神问卦,迷信盛行的地方,但那些所谓的神灵都如昙花一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被淡化和遗忘了,唯柳宗元在人们的心目中历经千年仍然受到敬仰和传颂。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天说》
中国唐代柳宗元的哲学代表作之一。收入《河东先生集》、《柳宗元集》。文章着重批判天能赏罚的唯心主义天命观,阐发天没有意志、是物质实体的观点。文中说:彼上而玄者,世谓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咏三良》译文及赏析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本文是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律诗《咏三良》,欢迎阅读! 咏三良 柳宗元 束带值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江雪原文赏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是出自柳宗元的代表作《江雪》。《江雪》描写的是山水景物,抒发了诗人柳宗元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早梅赏析这首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 【查看全文】
5 有关柳宗元诗文作品的小故事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 饮酒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