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舍弟宗一》柳宗元唐诗鉴赏

发布时间:2015-06-24 00:00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红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诗鉴赏

  元和十一年( 816 )暮春,柳宗元的从弟柳宗一,自柳州赴江陵,柳宗元怀着沉厚的感情写了这道诗。

  头二句写送别时的情景。

  暮春时节,落花飘零,诗人送别从弟宗一来到柳江边。两情依依,相望垂泪不语。诗人凝望着一去不返的江水,不由悲从中来:长期的贬谪生活,心灵已千疮百孔,患难弟兄好不容易相聚,现在又要远别,使他更加黯然神伤。南朝江淹《别赋》中说的“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但此时作者的感伤实比江赋这二句还要更进一层。这两句是总写,“倍黯然”三字,既含万千辛酸于一身,又很自然地开启下文。

  三、四两句紧接着伤叹自己的贬谪身世:“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作者自永贞革新失败,不断遭受打击、迫害,先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州离京城长安约六千里,前后被贬僻荒正好十二个年头。这两句排比、铺陈,对仗工整:“一身”,形象地说明身世的孤零,“万死”,沉痛地诉说了遭遇的历尽艰危。“去国六千里”,展示了离开京城的遥远路程;“ 投荒十二年”,表明了被贬僻荒的漫长岁月。每一个字都渗透着作者的悲愤不平之情。

  五、六两句分写别后各自在柳州和途中将会见到的景色。

  “桂岭瘴来云似墨”,写诗人所居留的柳州,遍地崇山峻岭,林木浓密,气候湿热,经常有瘴雾浓云迷漫,黑压压地如同泼墨,气氛郁闷难爱。

  “洞庭春尽水如天”,写宗一此去江陵,路经洞庭湖,在这暮春时节,更是碧波万顷,一望无际,水天相连一色,景象空阔迷茫。

  这两句对偶,一写山,一写水,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用浓墨重彩渲染出了在去留离别间黯然神伤的两种不同境界,烘托出了无尽的离情别恨。

  结尾两句,写今后的相思之情。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相思梦”,彼此梦中思念。“荆门郢树”,指柳宗一今后所居之地。这两句是说,别后两地相处,料想彼此相思成梦。我今后相念你,我的梦魂会经常到江陵一带与你相见,那荆门的山,郢都的树,正是我的梦魂凝望处。

  这首诗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样,尽情地发挥了赠别题材的特点,把自己被逐后的生活感受,融合在对亲人的惜别或挚友的怀念之情中,诗中渗透着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悲愤,全诗用语精切,富于感情色彩。三、四句写得尤为沉痛。


相关阅读
1 学界对柳宗元的褒与贬

柳宗元是柳州历史上声名最隆的文化名人,世称柳柳州。千百年来,柳州这座城市也因柳宗元这个名字而添辉增色,甚至可以说,柳宗元已经成为了柳州的一个文化图腾。但是长久以来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鉴赏

[原文]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词多义

《种树郭橐驼传》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溪居》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注释

《送薛存义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渔翁垂钓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出自诗人柳宗元的诗句,是非常著名的垂钓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柳宗元的渔翁吧!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