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官僚士大夫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00多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唐顺宗,拥立太子李纯,改革以失败终而告终。
一、“永贞革新”失败前柳宗元的人格状况
柳宗元出生时其家道已经开始中落,虽曾是“世相重候”,但到其父柳镇时已经沦为“无为朝土者”的衰败地位。不过其家庭充满的浓郁的文化气氛,仍对柳宗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其父柳镇虽一生游宦四方,做着参军、县令一类的地方小官,但其学识广博,深明经术,犹精于儒家经典,“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交于外,垂声当时。”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不仅如此,他还能诗善文,曾经与当时非常有名的诗人李益相互唱和。在柳镇的影响下,柳宗元耳濡目染,自小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而且柳镇品格刚正,嫉恶如仇,“守正为心,疾恶不惧”。在卢岳的遗产案上,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得罪了权臣窦参,以至遭到贬谪,但他对送行的柳完元说:“吾目无涕”,这种受了委屈而不流一滴眼泪的刚直精神,对柳宗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其母卢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且聪明贤淑,品德高尚,很有见识。在母亲的启蒙和教育下,柳宗元很早就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卢氏勤俭持家,训育子女,在早年避乱到南方时,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供养亲族。后来柳宗元得罪贬官,母亲以垂暮之年,跟随儿子到南荒直到病逝,都没有一丝怨言。正是这样一位品格高尚的贤良母亲,在其一生中都在深深地熏陶着柳宗元。另外柳宗元的两位“德硕行淑”的姐姐和为人刚直而博学多才的从弟柳宗直,对他的正真而又自傲的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的影响,柳宗元养成正直、执着、真诚、刚正不阿的伟大人格和办事公道正派、不徇私情的作风。柳宗元与刘禹锡和韩愈都交往深厚。柳宗元对刘禹锡是坦诚相待,两人情宜深重。但是,两人之间在学术上却不免有分岐,如刘禹锡在柳宗元的《天说》一文中强调“天人不相预”的观点持不同意见,提出了“交相还相用”、“人能胜乎天”的观点,并写了《天论》予以补正。而柳宗元则以“彼不谋我,而我何为务胜之耶?”加以反诘。虽如此,两人的关系却愈见亲密,直至后来两人均遭贬谪,仍然彼此相互勉励,写诗和唱,刘禹锡还受柳宗元临终托付,将他的著作编著成册,遗留后世。对韩愈,柳宗元更多的则是敬重,两人在提倡古文运动之中并肩作战,友谊深厚。但是,当有不同意见时,柳宗元却毫不妥协。后来柳宗元逝世后,韩愈连写了三篇墓志、碑记和祭文来悼念他,并对他作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可见柳宗元刚直真诚的人格力量。而在处事方面,柳宗元更是公道正派、处事不徇私情,恪守“惟道是就”的原则。他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仕途通畅,想投靠他弄个官做的人达到了“排门塞户”的地步,但是他却绝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做这种交易。在对是非的判断上,他更是刚直不阿,总是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怕得罪权贵,更不怕祸及自身。
柳宗元对国事民情非常关注。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两年后,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在民生上,他认为应该“贫者固免,富者增赋”、“舍其户而唯丁田是问”,可见,他对百姓是极其关心的。
柳宗元出生在中唐社会由盛到衰的时期,他目睹了“建中之乱”藩镇割据给民众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着深刻的体会。贞元十七年(即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至此他与官场上层人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交游,对朝廷里政治的黑暗和腐败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从而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推行的“永贞革新”,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到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做司马。从这时候起,柳宗元的思想和性格都产生了一定的改变。
相关阅读
1 全新解读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
知道,一个历史人物的形成无外乎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一是家庭和家族的熏陶,再就是个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柳宗元的人生很独特,年青时刚崭露头角就遭贬,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江雪》注音阅读与赏析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小石潭记》书籍阅读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种树郭橐驼传》(zhng sh guō tu tu zhun)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基础一 柳宗元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这篇序文中,提出了统合儒释的主张,因为对这篇序文的写作年代至今未有定论,所以先要简要地作一点辩证。 据(宋)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查看全文】
6 早梅柳宗元赏析梅花是自强不息的象征,也是文人们非常喜欢歌颂的事物之一。那么,在文人柳宗元的眼中,梅花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所写的早梅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早梅早梅发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