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译文】
江水南去隐入那茫茫云烟,遍地黄茅的尽头便是海边。
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蛭浮现。
射工阴险地窥伺行人身影,飓母不时地惊扰旅客舟船。
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
【注释】
⑴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朝廷欲革岭南之弊, 隆安 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
⑵瘴(zhàng)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云烟:云雾,烟雾。汉蔡琰《胡笳十八拍》:“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⑶黄茆(máo):即黄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⑷山腹:山腰。唐皇甫曾《遇风雨作》诗:“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象迹:大象的踪迹。
⑸潭心:水潭中心。蛟涎:蛟龙的口液。唐李贺《昌谷》诗:“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这里指水蛭。
⑹伺:窥伺。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晋张华《博物志》卷三:“江南山溪中有射工虫,甲虫之类也。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随所著处发疮,不治则杀人。”
⑺飓母: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形似虹霓。亦用以指飓风。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飓风将至,则多虹蜺,名曰飓母。”
⑻华(huā)发:花白的头发。流年:如水般流逝的光阴、年华。南朝宋鲍照《登云阳九里埭》诗:“宿心不复归,流年抱衰疾。”
【赏析】
此诗写出了岭南的特异风物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飓母,曲折地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环境的险恶,发出了“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的感慨,蕴含着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有所建树。
诗中“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两句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都提到“华发”,但情感有所不同。从两者相比较可知,此诗意志并不消沉,情感并不低回,作者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鉴赏
[原文]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雨晴至江渡》赏析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雨晴至江渡》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雨晴至江渡》 江雨初晴思远步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传翻译原文: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鉴赏秋晓行南谷1经荒村 杪秋2霜露重,晨起行幽谷3。 黄叶覆4溪桥,荒村唯5古木。 寒花6疏7寂历8,幽泉9微10断续。 机心11久已忘,何事12惊麋鹿13? 【作品介绍】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溪居》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jiǔwizānzǔsh,xnɡcǐnnyzh. 久 为 簪 组束 ,幸 此南 夷谪 . xinyīnnɡ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基础一 柳宗元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这篇序文中,提出了统合儒释的主张,因为对这篇序文的写作年代至今未有定论,所以先要简要地作一点辩证。 据(宋)文安礼《柳先生年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