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钻鉧潭记》注释及译文

发布时间:2015-12-25 00:00

  钻鉧潭记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译文】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钴鉧潭水由冉水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峻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注释】

  (1)钴鉧(gǔ mǔ):熨斗。钴鉧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也有学者认为钴鉧是釜锅。

  (2)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

  (3)屈:通“曲”,弯曲。

  (4)其颠委势峻:其,指冉水的源头。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势峻,水势峻急。

  (5)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

  (6)啮(niè)其涯:啮,咬、啃。

  涯:边沿。这里指侵蚀着岸边。

  (7)轮:车轮般的漩涡。

  (8 )然后徐行,徐:慢慢地。

  (9)有树环焉,有泉悬焉:环:环绕。焉:在那里。兼指代词。悬:自高处而下。有树环绕在潭上,有泉水从高处流入潭里。

  (10)以余之亟(qì)游:以:因为。余:我。亟:经常,多次。因为我经常去游玩。

  (11)款门:敲门。

  (12)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不胜:承担不了。券:债务的借据。委积:累积的压力。承受不了官家租税和私人债务的重压。

  (13)芟(shān):割草。

  芟山:割草开山。更居:搬迁居住的地方。

  (14)贸财以缓祸: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缓祸,缓解目前灾难。这里指解救税债之灾难。

  (15)崇其台:崇,加高。

  其,指示代词,这里指潭。加高潭边的台沿。

  (16)延其槛:延长那里的栏杆。

  延:加长。

  槛:栏杆。

  (17)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引导那些高处的泉水,使之坠落到潭里。

  (18)潨(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19)尤与中秋观月为宜:尤其是在中秋晚上赏月更为适合。

  (20)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空的高远,感受到空气的清爽。

  于以:于此,在这里行。

  迥:辽远。

  (21)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翻译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 【查看全文】

2 历史上的廉吏清官柳宗元

柳宗元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773年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饮酒》

《饮酒》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诗《咏三良》原文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属柳宗元元和四年(809年)贬谪永州期间读书有感而作。三良即春秋时代秦国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左传》文公六年载有秦伯任好卒,三良皆被殉葬的事件, 【查看全文】

5 蝜蝂传原文翻译+赏析 柳宗元

这篇文章《蝜蝂传》是诗人柳宗元所写的,通过描写小虫蝜蝂善负物、喜爬高的特性,讽刺一些贪财以及追求名利的人。 蝜蝂传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的资料 江雪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正如这首《江雪》诗作一样,诗人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江雪的资料,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