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古诗《夏昼偶作》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下面一起来欣赏下!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释】
①南州:指永州。溽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礼记·月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庄子·徐无鬼》:“南伯子綦隐几而坐。”隐几,亦作“隐机”。《秋水》:“公子牟隐机太息。”
③北牖:北窗。
④日午:中午。
⑤敲茶臼:制作新茶。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
【翻译】
永州的夏天又湿又热,困得使人像醉汉打盹,推开北窗,凭案酣睡长精神。中午醒来,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写于元和七年,写得恬静淡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用笔含蓄,意蕴丰富。
地处南国的永州,盛夏确实酷热,白天尤甚。诗的首句,直白与细描并用,交代了夏昼的气候特点:“溽暑”,既潮湿,又闷热,这与北方迥然不同。“醉如酒”,形象地状写出了人们的难熬溽暑之态。由于湿度大,温度高,自然憋闷难禁,体力不支,心烦意懒,疲惫欲睡。这一句话张力颇大,叙事、抒情和寄慨,均由此而生发。
第二句紧承前脉,并与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溽暑难档,就打开北边的窗户,以透进丝丝凉意;困乏不堪,俯倚几案就酣然大睡,而且睡得既香且久。在这里,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无一觞一咏之乐,但能身舒神爽,逸兴遄飞,岂不快哉!
三四句写诗人中午醒来,万籁俱寂,只听见隔着竹林的那边,有山村的儿童敲茶臼的声音。静,它作为一种存在,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常用的形式是借声显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用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衬托,展现了一种静中之动、动中显静的自然景观。而这首诗中以有声写无声,衬托出夏日中午环境的分外幽静,从而在极端偏僻、极端孤寂的境界中,微微透露出一点空灵生动的契机。
诗人写闲逸的生活,写幽静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压抑中追求的一种精神寄托。怀才遭谤,处境孤立,久贬不迁,而今是良马羁于厩内,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对悠闲自在的生活十分向往。诗人的这一苦衷却常常被一些帮闲文人画匠所歪曲,如《江雪》这一著名五言绝句,后来的某些画家竟屡屡以诗中情景为题材绘成《寒江钓雪图》,把渔家生活描绘成闲情逸致,飘飘欲仙,这完全违背了社会现实。对此,明代的孙承宗曾作《渔家》诗为其翻案:“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真是有理有据,深中肯綮。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写诗人夏日闲逸中的谐趣,若作深一层透视,我们就不难发现:官与黎民,仅咫尺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盛夏的中午,烈焰腾空,山童不避溽暑正在忙着制作新茶,而他们的父母又在哪里呢。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郭橐驼传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什么内容呢?唐代人才辈出的年代,诗人柳宗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奠定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欢迎阅读! 种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哀溺文序》译文《哀溺文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查看全文】
3 关于柳宗元的古诗关于柳宗元所写的古诗,一直是文人雅士们的喜爱,柳宗元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古诗,欢迎阅读! 关于柳宗元的古诗有: 1、《江雪》 千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 【查看全文】
5 文学宗师柳宗元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石榴花绽放的时节,五一长假来临了。走出喧闹的城市,我来到五老峰下,来到永济市,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游西山导语:《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从而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游西山的名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欢迎阅读! 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