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柳宗元诗意

发布时间:2016-09-21 00:00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独特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而这首诗正是如此。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溪居 柳宗元

《溪居》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自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柳宗元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②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注]①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自被贬之地永州奉诏还朝,但当权者大多是他抨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哀溺文

导语:柳宗元《哀溺文》是一篇怎样的佳作呢?《哀溺文》展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钱财乃身外之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哀溺文》,欢迎阅读! 《哀溺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永某氏之鼠》原文及翻译

出自柳宗元《柳河东集》。 《永某氏之鼠》把那些自以为饱食而无祸的人作老鼠, 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讽刺了纵恶逞凶的官僚和猖獗一时的丑类。 暗喻小 【查看全文】

5 诗人柳宗元的愚溪

柳宗元的愚溪,在湖南,在湖南的永州之野。 早春二月的一天,从永州新城出发,穿过淅淅沥沥的雨线,我们驱车直奔愚溪。透过车窗,潇水河宛如一条长练蜿蜒地由远古飘来,又轻曼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南涧中题》唐诗鉴赏

导语: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