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和柳宗元合称

发布时间:2016-11-10 00:00

  刘禹锡和柳宗元合称什么呢?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非常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的诗坛作了很大的贡献。

  1、刘禹锡和柳宗元称为“刘柳”!

  2、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3、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为唐宋八大家之二)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柳宗元出身于 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柳宗元加贬永州司马(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等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注释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的背景资料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但是人们认为他的文的成就大于诗。其实不管是柳宗元的文还是诗,都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那么,在探究诗歌之前,我们先去了解他的背景资料吧 【查看全文】

3 渔翁 柳宗元注音版

诗人柳宗元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描写了山水小诗《渔翁》,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ywēnɡ》 《渔翁》 zuzhě:liǔzōnɡyun 作者:柳宗元 ywēnɡybnɡxīynxiǔ,xiǎojqīnɡxiānɡr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名言

1、聪明正直者为神。 2、言而无实,罪也。 3、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钴鉧潭记》原文及译文

《钴鉧潭记》原文: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的散文作品

柳文中的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这只是柳宗元的散文作品之一,柳宗元的散文语言简炼生动。下面小编一起赏析柳宗元的散文作品。 段太尉逸事状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