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发布时间:2018-01-02 00:00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小石潭记写作特点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 《小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阅读答案

这首诗《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写于诗人柳宗元担任柳州刺史的时候,描写了一幅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的画面。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译文 秋末的大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 【查看全文】

5 柳宗元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鉴赏

[原文]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