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什么内容呢?一起来看看江雪柳宗元带拼音及赏析吧!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古诗江雪注释及全文翻译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古诗江雪全文赏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关阅读
1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查看全文】
2 柳宗元江雪时代背景柳宗元不是政治家,他是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参与政治改革,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改革失败了,从而创作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江雪》。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江雪》时代背景,欢迎阅 【查看全文】
3 柳宗元:亦佛亦儒亦孤独【人物简介】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柳宗元是一个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运动。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 【查看全文】
4 柳宗元的称呼导语:唐代时期才人辈出,而诗人柳宗元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奠定了他在文学上的地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称呼,欢迎阅读! 唐代柳宗元是文学史上颇具特色、很有影响的一位 【查看全文】
5 渔翁柳宗元赏析《渔翁》 年代: 唐 作者: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唐诗赏析: 渔翁夜傍西岩宿 , 【查看全文】
6 柳宗元伦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柳宗元作为中唐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优秀文学家和革新政治家,将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品格集于一身,在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的成就都是杰出的。他的政治思想融合了先秦以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