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蜀中九日》译文及注释

发布时间:2015-05-28 00:00

  《蜀中九日》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相关阅读
1 王勃轶事典故

《唐摭言》: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 【查看全文】

2 滕王阁中忆王勃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春深四月,我们前往江西南昌采风,一睹江南春色和那青山秀水,这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心情甭提多 【查看全文】

3 王勃的古诗:别薛华

离别是生活中的插曲,那么,在古代文人中,离别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呢?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王勃的这首古诗-《别薛华》。 别薛华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查看全文】

4 关于王勃的评价

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他的诗文集原有30卷,而存诗80多首,文章90多篇。那么世人是怎样的评价王勃呢?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 【查看全文】

5 王勃和他的生命流向

王勃是初唐时期的一位才子,他写诗作文往往一挥而就,不用多改动就成为上品之作,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生平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 【查看全文】

6 王勃《山中》诗歌鉴赏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五绝,作于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此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起句长江悲已滞既写景,又抒情,情因景起,景又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