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蜀中九日登高》的赏析

发布时间:2015-09-16 00:00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作者】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注释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赏析】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想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相关阅读
1 王勃山中阅读答案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注释】①已滞:谓羁留甚久,悲于长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畅。 ②高风:指秋风。 ③晚,指晚秋。 题目: 【查看全文】

2 王勃转原文以及参考答案解析

王勃转的阅读答案 原文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 【查看全文】

3 《滕王阁序》运用典故的技巧

导语:《滕王阁序》一文运用大量的典故来叙事、议论、抒情。用典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典故辞约意丰、含蓄委婉、华丽典雅的表达效果。 用典亦称用事,指诗文中 【查看全文】

4 王勃的生平简介及轶事典故

王勃生平 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唐代诗人。 出身于豪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 【查看全文】

5 描述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

导语:在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有哪些成语呢?《滕王阁序》是王勃的巅峰之作,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佳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成语,欢迎阅读! 才华横溢、才高八斗形 【查看全文】

6 高中作文写王勃

导语:在唐代诗歌繁荣的时期,诗人王勃有着很高的声誉,他的一篇《滕王阁序》佳作更是被人们广泛的传诵着,成为了经典之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王勃的作文,欢迎阅读! 高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