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发布时间:2016-12-30 00:00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而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展现了怎样的离别愁绪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欢迎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题解】:

  王勃供职长安的时候,一天,一位姓杜的朋友要到蜀地就任少府(即县尉),王勃亲自为他送行。两人走出长安城宏伟的城垣和宫阙,还是不忍分别。从长安到巴蜀,风烟万里,山长水阔,而此地一别,又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情此景,激发了王勃的才思,写下了这首诗送别友人。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韵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相关阅读
1 天才诗人王勃

这是一位被人们称之为天才的诗人,著名的唐代诗人王勃。如果大家想要了解王勃,欢迎阅读。 与骆宾王齐名的王勃,也可称得上是天赋才情的大诗人。王勃自幼聪颖,九岁就对颜师古 【查看全文】

2 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

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吧! 滕王阁序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 【查看全文】

3 论王勃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如江海命如丝的人物不胜枚举:有一生襟抱未曾开者,如李贺;有仕途坎坷、潦倒终 【查看全文】

4 诗人王勃奇异的人生

导语:王勃年少得志,才情傲天,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王勃在27岁的时候溺水而亡,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诗人王勃奇异的人生,欢迎阅读! 王勃(西元650─676),字 【查看全文】

5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 【查看全文】

6 王勃别薛华原文及翻译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出自王勃的《别薛华》。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别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