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除了在赋和序上成就颇高,在诗词上的造诣也是不凡的,尤其是王勃的送别诗。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译文】
明月照在冒珍珠似的水泡的江水上,秋风洗刷着能把锦缎洗得更好看的锦江。
这分别的地方,有楼台,紧靠着又高又陡的江岸;有洲诸,很长很长,长得要跟远天连起来。
旅途飘泊,现在要以千里计数了;而凄凄惶惶的情景,看来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眼前的穷途末路,只能叫我眼泪洗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里程,也只能叫我潸然出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相关阅读
1 王勃花非花原文及翻译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出自王勃的《落花落》。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更多唐代诗人信息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 《落花 【查看全文】
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赏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①宦游:离家出外做官。 ②蜀川:原诗 【查看全文】
3 王勃《蜀中九日》翻译以及赏析诗人王勃一生遭遇坎坷,经常离家,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怀乡送别诗居多。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蜀中九日》翻译以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 【查看全文】
4 王勃的父亲是谁导语:在诗人辈出的唐代,诗人王勃以其独有的才华和文学主张闻名天下,对后世影响非常的深远。而诗人王勃的父亲是谁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的父亲,欢迎阅读! 王勃的父亲 唐代 【查看全文】
5 论王勃骈文创作的生成动因王勃的骈文作品,深受其家学传统、生活遭遇、创作心态的影响,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居于四杰之冠的王勃,虽命短,但才长,创作的作品千古流芳,受到人们高度赞誉,尤其 【查看全文】
6 王勃别薛华原文及赏析王勃的《别薛华》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诗多借助景物的描绘或烘托气氛,或抒发感情,而是以叙事直抒胸臆。优美洗练的语言,创造出了生动的形象、鲜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思。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