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昌龄出塞的含义

发布时间:2016-10-22 00:00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的古诗,,为诗人王昌龄所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诗篇。

  出塞:远出边塞

  《出塞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组边塞诗。第一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寥寥数笔,生动地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全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原文】

  出塞

  诗人:王昌龄 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龙城飞将:指汉武帝时的镇关大将李广。

  ②胡马:指敌人的军队。

  ③度:越过。

  ④阴山: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山脉。

  【译文一】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译文二】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

  明月下的边关,总容易与秦代筑关卫胡、汉代的汉胡战争等历史事件联想起来,因此当诗人看到明月边关时,胸中感慨万千:在边关发生的战争不计其数,然而生还的将士却有几人?希望这样的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了吧!诗人一语道出了千万人的愿望与心声。

  强烈的现实感,深远的历史感,使全诗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诗人将诗歌置于深广的时空背景中,意境雄浑苍茫、感情丰厚深广,被称为唐人七绝之压卷之作。


相关阅读
1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所作之诗气势雄浑,并且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他的诗作大多反映边塞情况。下面是文学站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王昌龄介绍, 【查看全文】

2 《从军行》教案

《从军行》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组经典诗词,关于《从军行》教案要怎么写呢?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2、结合注释,借助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正确理 【查看全文】

3 王昌龄被誉为

导语:王昌龄被誉为什么呢?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王昌龄在中国诗坛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是人们喜欢的大诗人之一。 王昌龄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人物简介: 王昌龄(公元698- 【查看全文】

4 王昌龄的爱国诗有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爱国诗 1、《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 【查看全文】

5 从军行王昌龄其二诗意

引导语:王昌龄的《从军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学过,《从军行》一共有七首,那么其中第二首该如何去赏析它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从军行王昌龄其二诗 【查看全文】

6 从军行古诗 王昌龄赏析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经典作品,全诗在诗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