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一 王昌龄

发布时间:2016-11-11 00:00

  《塞上曲·其一》是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写戍边征人,表达王昌龄心中的哀怨之情,也反映当时的年代的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鉴赏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相关阅读
1 分析王昌龄边塞诗特色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唐代是一个诗歌艺术天才成批涌现的时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中外文化的融合造就了 【查看全文】

2 王昌龄为什么被贬

王昌龄为什么被贬呢?作为著名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今天,小编为大家揭开的王昌龄为什么被贬谜团,欢迎阅读。 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天宝七载(公元748年 【查看全文】

3 盛唐诗人王昌龄为何被世人称作七绝圣手

七绝圣手是谁,七绝圣手乃是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原因是什么? 相传,因为王昌龄诗名早著,与当时一众名师大家交往密切,如当时名诗人李白、孟浩然、高适、岑 【查看全文】

4 古诗从军行王昌龄诗意

引导语:王昌龄的《从军行》想必很多人都学过,《从军行》亦是流传非常广的诗,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古诗从军行王昌龄诗意,欢迎阅读!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 【查看全文】

5 第04集_从军行_王昌龄

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以下是王昌龄的 《从军行 其四》,和小编一起欣赏吧!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查看全文】

6 《芙蓉楼送辛渐》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所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主要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