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桃源行》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3-29 00:00

  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将陶渊明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改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更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颇为后人称道;还有同名诗词刘禹锡、王安石的“桃源行”也各具特色;初山微画雕《桃源行》则通过形象的画面来开拓诗境,“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一种理想社会的迷茫意境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

  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 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

  (1)逐水:顺着溪水。

  (2)古津:古渡口。

  (3)坐:因为。

  (4)一说“行尽青溪忽值人”。见人:遇到路人。

  (5)隈:山、水弯曲的地方。

  (6)旷望:指视野开阔。旋:不久。

  (7)攒云树:云树相连。攒,聚集。

  (8)散花竹:指到处都有花和竹林。

  (9)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10)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湖南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常德。

  (11)物外:世外。

  (12)房栊:房屋的窗户。

  (13)喧:叫声嘈杂。

  (14)俗客:指误入桃花源的渔人。

  (15)引:领。都邑:指桃源人原来的家乡。

  (16)平明:天刚亮。闾巷:街巷。开:指开门。

  (17)薄暮:傍晚。

  (18)避地:迁居此地以避祸患。去:离开。

  (19)灵境:指仙境。

  (20)尘心:普通人的感情。乡县:家乡。

  (21)游衍:留连不去。

  (22)自谓:自以为。不迷:不再迷路。

  (23)峰壑:山峰峡谷。

  (24)云林:云中山林。

  (25)桃花水:春水。桃花开时河流涨溢。

  作品译文:

  渔舟顺溪而下,追寻那美妙的春景,夹岸桃花映红了古渡口两旁。花树缤纷,忘记了路程远近;行到青溪尽处,忽然隐约似见人烟。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川。远望去丛丛绿树有如云霞绮聚集,进村见户户门前翠竹鲜花掩映。第一次才听说汉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还是秦代衣装。他们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这里共建了世外田园。明月朗照,松下房栊寂静;旭日升起,村中鸡犬声响起。村人惊讶地把外客迎接,争相邀请,询问那世上的消息。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扫花径;傍晚的溪边,渔樵乘船回村。当初因避乱世逃出尘寰,寻到这桃源仙境便不归还。从此隐居峡谷,再不管外间变化;世人求访异境,不过是空望云山。渔人不怀疑这是难得的仙境,但凡心未尽只把家园挂牵;出洞后他不顾隔山隔水,又决定辞家来此仙源。自认为来过的地方不会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变。当时曾记得山径幽深,沿青溪几回弯曲才到桃林。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处,已杳杳难寻,不辨道路!

  译文:

  渔船顺着溪流走观赏山水一溪春;古老的渡口夹岸的桃花艳丽缤纷。坐看红花一树树忘却究竟走多远;行至青溪尽头空空荡荡不见有人。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径开头曲折;走不多远旋即看见陆地广阔无垠。远远望去有一个云树相聚的去处;近看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

  樵夫最初自我介绍他们汉代姓名;村中的居民都没改变秦代的衣裙。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还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园。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棂一片清静;云中朝阳初露到处是鸡犬的吠鸣。听说来了凡人大家集拢来看究竟;竞相引领回家打听家乡近来情景。

  天一亮,他们就开门打扫街巷花径;傍晚,渔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当初因为避乱先人离开混乱人间;再说来到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还。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至今已不再怀疑仙境之难于闻见;只是尘心未尽仍然思念旧的乡县。

  出洞后尽管觉得桃花源山水远隔;始终打算辞家去桃花源长期游历。自以为走过的旧路应该不会迷向;怎么知道山峦沟壑而今已经改变。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后很远很深,沿着青溪几经转折才到深邃云林。春天已经来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辨不清桃花仙境该到何处去找寻?

  赏析: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

  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相关阅读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 【查看全文】

2 王维《送别》赏析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 【查看全文】

3 诗人王维的诗句

想必很多朋友都知道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诗人王维的诗句,供大家阅读参考。 诗人王维的诗句: 1、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查看全文】

4 《渭川田家》王维

《渭川田家》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 【查看全文】

5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赏析

原文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赏析 王维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 【查看全文】

6 王维的辋川情结

辋川的生活,在王维一生中有着巨大的意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 众所周知,辋川是大诗人王维一生中居住最久也最喜欢的一处居所,在这一期间诗人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章。王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