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
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
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
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
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
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
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
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
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
贫贱江头自浣纱。
王维诗鉴赏
洛阳女儿:指莫愁。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有:“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这里借莫愁泛指唐代贵族妇女。
这首诗,题下原注:“时年十六”,是王维青少年时在洛阳生活期间所作。当时,东都洛阳非常富庶繁华,比京师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王维生活在大都市中,与豪门贵戚和贫寒有志之士都有交往,目睹了繁富豪华背后掩盖着的日趋腐化的社会现象,对权贵的骄奢淫逸和贫寒才士的坎坷困顿感触很深,激发他写出一些较有思想意义的作品,《洛阳女儿行》即是其一。
这首诗的思想意蕴相当丰富。诗中描写了两个女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借贫时西施江头浣纱却无人理会,寄托了贫寒志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说:
“结意况君子不遇也。”(《唐诗别裁集》)围绕着这一主题,诗人抨击了东都豪门大户骄奢淫逸的生活,谴责了一个花天酒地的青年权贵。他虽然也“自怜碧玉亲教舞”,但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无非是将“洛阳女儿”当作消遣的玩物。诗人还渲染“洛阳女儿”成为贵族少妇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香车代步,宝扇送归,十分豪华阔绰。然而,她终日“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生活无聊、空虚。
诗中先写贵族妇女的骄奢空虚生活,运用工笔重彩,细致入微又带点艺术夸张地铺排、渲染,描写她服饰的奢华,住所的富丽,迎娶的排场,丈夫的骄恣,戏娱的无度,交际的频繁。词藻耀艳华彩、富丽堂皇,语言形成与其所表现的内容高度和谐。“狂夫”以下四句,巧妙地使事用典,比类合宜,更发人深思。诗人将自己愤懑不平之情,讽刺谴责之意,融注于刻意的藻饰、渲染之中,只在“戏罢”两句委婉含蓄地点出,却使讽刺揭露的效果更为强烈,可谓入骨三分。
结尾写贫贱妇女虽美丽而无人怜爱,江头独自浣纱,虽然仅只淡淡点染两笔,却由于以鲜明的事实,与前面贵族妇女的骄奢生活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显出笔锋犀利,笔力沉厚,犹如异峰突起,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维所做的五言咏怀诗,主要是描述了诗 【查看全文】
2 春中田园作 王维《春中田园作》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春中田园作》赏析: 【查看全文】
3 王维诗《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作品。 2、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品味诗人诗中有画的山水田园诗特色。 3、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 【查看全文】
4 《山居秋暝》王维古诗鉴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全诗首联便直入主题,用“空山”两字表达了这是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地 【查看全文】
5 王维《淇上田园即事》古诗原文赏析古诗《淇上田园即事》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古诗《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查看全文】
6 王维生平简介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