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2.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3.学习《山居秋暝》的艺术技巧,体味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2.理解该诗的艺术技巧。
3.体味诗人的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外学习
板书:
1.王厂长的一番话,抛砖引玉,让我们接着讨论。
2.你放心去做,如果碰到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问:大家看这两个句子,找找看里边有什么成语?这些成语用在句子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那么应该怎么用?
(生回答)
明确:“抛砖引玉”是比喻用粗浅的、拙劣的东西(多指诗文、意见等)引出别人高超的、完美的东西。,这是个谦辞,如“我的这一番话,不过是抛砖引玉,还请大家提出更好的方法”;“鼎力相助”是指大力帮助,这是一个敬辞,表示请求或感谢时用,如“遇到什么困难,还希望您鼎力相助”。那么,这两句个成语为什么用错呢?是因为它谦、敬辞用错了地方。
二、导入新课
1.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我国的古典诗歌灿若星河,那么,我国的古典诗歌都有哪些类型呢?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板书:
2.问:我们刚刚回忆了古典诗歌的类型,那么,大家在本单元中找找看,哪些文章是古体诗?哪些是近体诗?
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是古体诗,《近体诗六首》里的是近体诗。
师点拨:近体诗成熟于唐代,唐以前的诗基本都是古体诗,唐以后的基本都是近体诗。但是,唐人既写古体诗,也写近体诗。
3.问:那么,如何鉴赏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之前说过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板书:
(1)理解文意
(2)找形象(意象):人物、事物、景物→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意境(对意象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什么情感
(3)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经历
(4)分析艺术技巧→有哪些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诗中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
(5)语言特点
师:我们前段时间用这个方法学习了两首古体诗,那么今天,我还就用这个方来学习几首近体诗。大家把课本翻开到32页,《近体诗六首》。首先看第一首,《山居秋暝》。
三、具体研习《山居秋暝》
1.学生齐读
2.解题
问:我们赏析诗歌的第一步是理解文意,解题又是我们理解文意的开始。我们看题目,《山居秋暝》,“山居”即山中居所,“秋暝”即秋天的傍晚。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是写景还是叙事或状物?
明确:写景。
问:既然是写景,那它的艺术技巧最有可能的是什么?
明确: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理清文意
(1)问:首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师示范:秋天傍晚,高山寂静,雨后初霁,空气清新,天气凉爽。
(2)问:颔联又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刚才老师已经给大家示范了一次,这次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说说。
(学生回答)
相关阅读
1 王维《杂诗》的教案解析
学习目标: 1.会认两个字“君”、“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古诗。 3.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自己。 教学重点: 读准诗句,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诵读古 【查看全文】
2 王维《酬张少府》古诗原文意思赏析《酬张少府》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解】: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 【查看全文】
3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品读赏析1、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浓墨重彩地描写冬日景色,描绘遥想的春天美景,作为一篇书信,这样安排是否合理?其书信的体例在内容上有何体现? 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 【查看全文】
4 古诗王维诗句精选王维 (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 【查看全文】
5 《田园乐 王维》阅读答案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阅读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 【查看全文】
6 王维《使至塞上》诗王维《使至塞上》为盛唐著名边塞诗,要如何探析该诗呢? 王维《使至塞上》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尤为人称赏。然而,学术界关于此诗的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