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菊花》

发布时间:2016-10-24 00:00

  引导语:一说到秋天,必然离不开菊花,唐诗中咏菊花的诗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诗人元稹的咏菊佳作。

  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的这一首也比较容易理解,第一句中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环境幽雅如“陶家”,即陶渊明家。秋意浓浓中,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则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其中“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爱菊之情,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他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论写菊的鼻祖,当属陶渊明

  陶渊明是一位隐士,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花中的隐士,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娇艳名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因为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惬意。

  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称为“花之隐逸者菊花的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称,“陶菊”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眼前又出现了那幅画面: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菊相伴的陶渊明的生活,才是最真切,自然的!


相关阅读
1 元稹的佛教诗

引导语:元稹一生创作了数百首诗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与佛教有关的。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元稹的佛教诗。 元稹,字微之, 【查看全文】

2 元稹诗歌的思想概况

引导语:元稹(779-831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屡遭贬谪,但济世救民的心愿从来不曾改变。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元稹诗歌的思想概况。 元稹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释、 【查看全文】

3 元稹《行宫》原文与翻译

元稹的《行宫》以特别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表现了唐玄宗昏庸误国的事实,抒发了盛衰之感。以小见大,巧妙含蓄。 【原文】 行宫 寥落(1)古行宫(2),宫花(3)寂寞红。 白头宫女(4)在, 【查看全文】

4 决绝词元稹

引导语:《古决绝词》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词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词。 古决绝词 唐 元稹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查看全文】

5 中唐之元稹

引导语: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对于这位诗人,后人评价却不见得怎么好。 元稹是个很复杂的人,说他是情种吧,确实,他为亡妻写下了 【查看全文】

6 复杂的元稹

唐朝的元稹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一度被评论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可是随着文史热的兴起越来越多被挖掘出来的史料,让这样的评语变成了笑话。 刚直不阿屡遭调遣路遇太监驿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