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8:59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春雪》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翻译】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春雪》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首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相关阅读
1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出自于诗经作品《渭阳》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查看全文】

2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出自唐朝诗人曹植的作品《野田黄雀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 【查看全文】

3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燕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 【查看全文】

4 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出自宋朝诗人张耒的作品《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 【查看全文】

5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拟古十二首青天何历历》,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 【查看全文】

6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可惜》,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 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 此意陶潜解,吾生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