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逢入京使》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翻译】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相关阅读
1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惜秋华路远仙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 【查看全文】
2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 【查看全文】
3 晓露丝丝琼滴,虚揭一帘云湿。犹有残梅黄半壁,香随流水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晓露丝丝琼滴,虚揭一帘云湿。犹有残梅黄半壁,香随流水急出自宋朝诗人赵淇的作品《谒金门吟望直》,其古诗全文如下: 吟望直,春在栏杆咫尺。山插玉壶花倒立,雪明天混碧。 晓 【查看全文】
4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 【查看全文】
5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出自唐朝诗人郑遨的作品《富贵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注释】 ⑴间:间隔,错杂地缀着。 ⑵珠翠: 【查看全文】
6 成于家室,我都攸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成于家室,我都攸昌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涂山歌绥绥白狐》,其古诗全文如下: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 成于家室,我都攸昌。 【注释】 ①绥绥:独行求匹偶之貌。 ②庞庞: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