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注释】
①人月圆:黄钟调曲牌名。
②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
③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
④要就:要去的地方。
⑤远岫:远山。
【翻译】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赏析】
第一句“重冈已隔红尘断”,就表明他深知尘世的艰辛,曾经历过尘世的坎坷。如今一切都被隔在山的那边了。他已经选择了与世无争的乡居生活,决意饱览山村美景,做一个超凡的人。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登凉州尹台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 【查看全文】
2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出自宋朝诗人彭元逊的作品《疏影寻梅不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 【查看全文】
3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浪淘沙绿树越溪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 【查看全文】
4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古诗作品《中秋夜》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注释】 1、安知:哪里知道 【解 【查看全文】
5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 【查看全文】
6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陇西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注释】 ⑴陇西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