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浪淘沙·绿树越溪湾》,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
别味带生酸。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
【注释】
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此调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单调四句,二十八字。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的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过龙门》、《浪淘沙慢》。十句,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上下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声韵,例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越中故人赠杨梅”,吴文英故乡为四明(今浙江宁波),其地盛产杨梅,这里的“越中故人”,即指其故乡中人。
⑵过雨:一作“雨过”。
⑶楝:一作“练”。
【翻译】
无。
【赏析】
“绿树”两句,述杨梅的生长地点,季节。言绿叶茂盛的杨梅树生长在越地的溪湾畔。在梅雨季节后红彤彤的杨梅就象片片红云般的在树上成熟了。“西陵”三句,扣题中“赠杨梅”。“西陵”,在杭州附近萧山县西。李贺《苏小小》诗说:“西陵下,风吹雨。”所以这里的“西陵”也是借指杭州西泠桥,即词人杭妾的墓地。此言杭妾死后已葬在西泠桥边,而自己如今也已经是年老力衰,但却仍旧羁旅在杭城中。词人说:难得越中故人将那似女子粉泪凝结成的一颗颗紫红色如粟粒团成的圆球形的杨梅,特地托人带到了临安送给我。我因此有感而发,赋咏了这首词回赠给故人。
“别味”两句,由食杨梅而忆前人苏轼。“眉山”,苏轼祖籍四川眉山,他被贬谪岭南时,有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之句,故词人忆及其人。言杨梅入口后别有风味,生吃时甜而略带酸味,吃着吃着,词人不由想起眉山的苏轼也是老景凄惨,被贬谪到岭南蛮荒之地,虽有卢橘、杨梅等可食,但终究是一个天涯沦落之人啊。又再想想自己亦何尝不是如此。因此一边吃着杨梅,一边却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袭上了心头。又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说:“‘愁忆眉山’,忆人尝酸则眉必皱,与愁相同。”“小楼”一句,宕开一笔补写住舍外的景色。词人说:夜色昏昏时,在我住宿的小楼外面,楝树正盛开着淡紫色的花。“衫袖”两句,述室中自己食杨梅时的回忆。此言词人在小楼中以杨梅就酒。在醉眼朦胧之中,词人看到杨梅汁沾染在衫袖上,不由得又回想起:过去杭妾在时,她醉后撒娇吐过来的花茸迹,也是留在这衫袖之上,遗迹隐然。
相关阅读
1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其古诗全文如下: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 【查看全文】
2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一曲鸾箫别彩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曲鸾箫别彩云。燕钗尘涩镜华昏。灞桥舞色褪蓝裙。 湖 【查看全文】
3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其古诗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 【查看全文】
4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查看全文】
5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其古诗全文如下: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 【查看全文】
6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出自宋朝诗人李梦阳的作品《秋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