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2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1、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2、弄妆:梳妆打扮,修饰仪容
  【解说】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延伸向脸颊,逐渐清淡,像云影轻度。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赏析】
  这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此篇通体一气。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题目增入,便是“梳妆”二字。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即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为“十眉”之一式。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词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正指小山眉而言。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下无内在联系;(2)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然“小山屏”者,译为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为状词;“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既以“小山”为屏,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不但“屏”“日”全无着落,章法脉络亦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韵语中,往往读平声而义为去声,或者反是,全以音律上的得宜为定。此处声平而义去,方为识音。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唐诗有“双蛾叠柳”之语,正此之谓。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故诗又有“八字宫眉捧额黄”之句,其良证也。
  已将眉喻为山,再将鬓喻为云,再将腮喻为雪,是谓文心脉络。盖晨间闺中待起,其眉蹙锁,而鬓已散乱,其披拂之发缕,掩于面际,故上则微掩眉端额黄,在隐现明灭之间;下则欲度腮香,——度实亦微掩之意。如此,山也,金也,云也,雪也,构为一幅春晓图,十分别致。


相关阅读
1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思帝乡如何》,其古诗全文如下: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晶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 【查看全文】

2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竹石牧牛》,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 【查看全文】

3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出自唐朝诗人米芾的古诗作品《中秋登楼望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翻 【查看全文】

4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霜叶飞重九》,其古诗全文如下: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半壶秋水荐 【查看全文】

5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杨柳枝词》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便被春风长倩猜。 【注释 【查看全文】

6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