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1)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2)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3)入塞寒:一作“复入寒”
(4)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5)共:作“向”
(6)游侠儿:指恃勇气、逞意气而轻视生命的人
(7)矜:自鸣不凡。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翻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鉴赏】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旦携谢山人至愚池》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 霞散众山迥,天高数 【查看全文】
2 水风井卦_易经井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井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巽下坎上)井(1):改邑不改井②,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蹫井③,羸其瓶(4),凶。 初六:井泥不食⑤。旧 【查看全文】
3 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流年暗惜。怕一夕西风,井梧吹碧。底事闲愁,醉歌浮大白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溪数点芙蓉雨,苹飙泛凉吟艗。洗玉空明,浮珠沆 【查看全文】
4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出自于诗经作品《猗嗟》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 【查看全文】
5 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如鱼水帝里疏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 【查看全文】
6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篆缕消金鼎》,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