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古诗词作品《寄黄几复》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注释】
1、“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2、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解说】
“我居北海君南海”,起势突兀。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各缀一“海”字,更显得相隔辽远,海天茫茫。作者跋此诗云:“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传书谢不能”,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李白长流夜郎,杜甫在秦州作的《天末怀李白》诗里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强调音书难达,说“鸿雁几时到”就行了。黄庭坚却用了与众不同的说法:“寄雁传书——谢不能。”意谓:我托雁儿捎一封信去,雁儿却谢绝了。“寄雁传书”,这典故太熟了,但继之以“谢不能”,立刻变陈熟为生新。黄庭坚是讲究“点铁成金”之法的,王若虚批评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滹南诗话》卷下)类似“剽窃”的情况当然是有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上面所讲的诗句,可算成功的例子。
“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秦观《阮郎归》云:“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黄庭坚的诗句,亦同此意;但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出自唐朝诗人张祜的作品《宫词自倚能歌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 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 【注释】 ⑸倚:凭仗。 ⑹先皇:指唐 【查看全文】
2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查看全文】
3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 【查看全文】
4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出自于诗经作品《召旻旻天疾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 【查看全文】
5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别舍弟宗一》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查看全文】
6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