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2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登飞来峰》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⑴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⑵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⑶闻:听闻,听说。
  ⑷不畏:不畏惧,不害怕。
  ⑸浮云:悬浮在半空中的云彩,暗喻奸佞的小人。
  ⑹眼:视线。
  ⑺缘 :因为。
  ⑻最高层:最高处。
  【翻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相关阅读
1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守道还如周优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送国棋王逢》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 【查看全文】

2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侠客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查看全文】

3 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好在半胧淡月,到如今、无处不销魂。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出自宋朝诗人鲁逸仲的作品《南浦风悲画角》,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悲画角,听单于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征骑,飞雪 【查看全文】

4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出自宋朝诗人王诜的作品《忆故人烛影摇红》,其古诗全文如下: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 【查看全文】

5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念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 【查看全文】

6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