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出自清朝诗人完颜亮的作品《念奴娇·天丁震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注释】
①天丁:天兵,一说为天上的六丁神。震怒:大怒,异常愤怒。
②珠箔:即珠帘。
③六出:雪花六角,因用为雪花的别名。
④皓虎:白色的老虎。
⑤素麟:白色的麒麟。
【翻译】
雪啊,仿佛天兵天将挟着巨怒,将那银子铺成的大海掀翻,将那珍珠缀成的帘子拆散打乱。六角形的雪花滚滚飞舞,把那山中的丘壑起伏填成一片平坦。这雪又像癫狂不已的白虎,以及猖獗横行的白麒麟,一齐扯断了珍珠绳索。还宛如鏖战的玉龙,打得鳞甲满天飘散。
谁曾想起那雄关山岭上,将士在寒风中伫立,雪白的衣带紧粘着战旗的一角。戈矛泛着炫目的颜色,剑戟摇曳着凛冽的寒光,军帐中腾腾杀气萦绕。兵士们如貔虎野兽般雄壮,将佐们个个英勇,都在一起论略谈韬。此情此景下,应当一醉方休,用醉眼看那一片宽旷的碧空高高。
【赏析】
词的上片前三句“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开篇:一定是天兵发怒了,掀翻了银海,散乱了珠帘,变作了天地间的这场大雪。下面二句“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漫天大雪,转眼间将山中的丘壑便填平了。
下面五句,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雪势。“皓虎”、 “素麟”,“掣断”的“珍珠索”,“酣战”的“玉龙”,“满天”的“鳞甲”。将逼人的雪势,形象地展示出来了。完颜亮巧用博喻手法,大笔挥洒,展现北国豪雪雄浑壮观的景象,堪称大气磅礴。绝无“天人宁巧许,剪水作飞花”的纤柔娇媚淡雅之态,亦无扑朔迷离婉秀之姿。谓其“俚而实豪”,雄气狂放,壮阔恢宏,豪宕奇险,借咏雪酣畅淋漓地展露其为人为词的当行本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
相关阅读
1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 【查看全文】
2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 【查看全文】
3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 【查看全文】
4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幹的作品《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其古诗全文如下: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 【查看全文】
5 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欢盟误。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 【查看全文】
6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入黄溪闻猿》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注释】 ①黄溪:在今永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