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出自宋朝诗人李元膺的作品《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注释】
①携手处:去年同游之处。
②青门:古代长安城东南门名,本名霸城门,因门色青,故俗称青门。此借指京师。
【翻译】
无。
【赏析】
这首词讲了一个类似于“人面桃花”的故事。虽为悼亡词,但含蓄不露,不加点破,更见风致。词的上片写去年此时,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一位女子。正值春深似海,海棠花开,姿影绰约。那位女子花下,浅吟低唱,其风韵体态,与海棠花融为一体,艳丽非凡。《金缕衣》,当时流行的一支曲子。
上片意境静中见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下片写此日此时重寻去年踪迹,同是那庭院深处,海棠花下,飞花片片,然而那位脉脉含情,风姿飘逸的佳人却已“人面不知何处去”了。“携手处”即是去年相会的地方,而此时物是人非,美妙的春光只能使词人感到无限怅惘。
接下来,词人将笔轻轻宕开,去写眼前景物。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象是要追逐着骀荡的东风远去。这些景物,都大可寻味。落红之飘零,杨花之飞舞,历来都是诗人歌咏的对象。而且,那“乱红飞絮”,也令人联想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连同那梦一般温馨的回忆,都随着春光远去了。
这里词人以写景代替了抒情,而情景中,词意含蓄深蕴耐人深味。关于这首词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冷斋夜话》说:李元膺丧妻,作《茶瓶儿》词,寻亦卒。盖谓词人虚构了一个传奇般的“人面桃花”式的故事,寄寓了对亡妻的悼念与人去楼空的哀怨。这类传奇虽未必确有其事,但词人真挚深婉之情却是词中真味。
相关阅读
1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时运洋洋平泽》,其古诗全文如下: 洋洋平泽,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称心而言,人亦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注 【查看全文】
2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笼鹰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蜺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翦荆棘, 【查看全文】
3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出自唐朝诗人崔涂的古诗词作品《除夜有怀》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 【查看全文】
4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调张籍》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 【查看全文】
5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 【查看全文】
6 朝云不改旧时颜,飞下屏山。严城乍报三通鼓,何繇得、遮梦重还。露叶犹闻响屧,风帘莫碍垂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朝云不改旧时颜,飞下屏山。严城乍报三通鼓,何繇得、遮梦重还。露叶犹闻响屧,风帘莫碍垂鬟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风入松朝云不改旧时颜》,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云不改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