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出自宋朝诗人毛滂的作品《生查子·春晚出小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注释】
⑴花谢小妆残:形容落花飞絮,春色将暮。
【翻译】
无。
【赏析】
词的上片,首句写词人在暮春傍晚时分,独自离开富阳县的山城,行至富春江畔。富阳县位于杭州府西南,富春江的下游。词人眺望江面,雾霭茫茫,斜晖脉脉,在这黯然萧索的氛围中,强烈的怅意和思念占据了词人的心。“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就是词人所惆怅所思念的事情了。词人深感遗恨的是,钱塘潮水不能将心爱的人带到身边,而那女子为自己祈祝燃香,香烟则随风飘散了。人既不能来,香也闻不到,祈愿是枉然,寄信更不通,这怎不令词人深深痛苦呢?
词的下片,表面是写景,实际是借景物写人。“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两句写所思之人的花容憔悴、困慵无绪,再也无心抚弦歌唱了,这是词人睹物思人,从而产生的设想;而尾句“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则是词人此地此时的实感。深夜春雨淅沥,点滴至明,令人无法安睡,更增添词人羁旅的烦闷;“飞絮”一句,写天明登程,路上独行,风中柳絮,飘来飘去,又勾起词人由于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瞻望前途渺茫,漂泊无定的惆怅心绪。思人之痛苦,念己之悲凉,瞻前则渺渺,顾后亦茫茫,这百感交集、愁肠百结的难言之隐,用一个“乱”字作结,则通篇之睛目即现。心乱如麻,难以梳理;心乱如潮,无法平静,在词人的眼里,大自然的春天、花鸟、山水、风雨、柳絮等等毫无美感,只平添迷离惝恍、凄恻悲凉,恼人烦乱。这首词在写作上的高妙就在于,通篇无一句不愁,而无一句有“愁”字。用景物喻人物,做到物我双会,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力。
薛砺若《宋词通论》:这是一首隐约不露的情歌。为《东堂集》中很少见的作品。他是一个俯仰自乐、不沾世态的风雅作家。 为什么他也在“愁眉”、“相觑”、“心情乱”,竟动了凡心呢?这个问题除非让他自己来解答,别人是无从代为辨析的。他或者正如一个修道的尼姑,本是个清净的身子,无端的却动了“思凡”的念头。——幸而我们这位毛先生毕竟是理智战胜了感情,尚未演到第二幕的实行“下山”。这或者因为他是一个法曹,头脑总要较凡人冷静些呵。
相关阅读
1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 【查看全文】
2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出自于诗经作品《谷风》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查看全文】
3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 【查看全文】
4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出自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夜坐》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 【查看全文】
5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 【查看全文】
6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七言绝句句其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