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9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出自唐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南乡子·岸远沙平》,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
  【注释】
  ⑴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唐教坊曲,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⑵归路:回家的路。
  ⑶自怜:自爱。金翠尾:毛色艳丽的尾羽。
  ⑷临水:言孔雀临水照影。
  【翻译】
  江岸远处,平平的沙滩,夕阳照着归路,归路上晚霞灿烂。一只孔雀临水自赏,敞开的翠尾七彩斑斓。路上的脚步似把它惊动,谁知它认得行人开屏依然。
  【赏析】
  这首词咏的是难过风光中的原野暮色。朝与暮作为特定内容可以有昂扬向上和颓废没落的寓意,但作为自然景色却都很美,旭日和夕阳,朝霞和晚霞,绚丽而富于变化,都能激起人们的美感。在古典文学中写暮色的名句、名作是不少的,欧阳炯能寓奇于变,写景抒情,与前人不相因袭,具有艺术魅力,他写南国新异景物,是出于妍雅之笔。这一首像一幅旅人暮归图。
  “岸远沙平,日斜归路晚霞明”,词一开头虽无一字写河,而河已突现在画面。从远岸、沙滩,人们不难意识到附近有一条鱼归路曲折并行的河流。岸之“远”,“沙”之平都是人的感觉,所以词虽未直接写人而旅人也自然突现在画面上了。然后词人着一“归”字,使他的活动内容更为具体,而且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至于“日斜”、“晚霞明”,既点明了归途的时间,又渲染了景物的色彩。应当说这两句十一个字已把旅人暮归的背景表现得颇有画意了。下面三句则是画面的中心,是近景,是特写,它使暮景带上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孔雀自怜金翠尾,临水,认得行人惊不起”,这景象只有南国才有。
  孔雀的珍奇美丽,自古为人称道。屈原《九歌》描写少司命华丽的车盖,已提到以孔雀羽为饰。欧阳炯写的不是人工饲养的孔雀,而是野生孔雀。他写旅人忽见河边孔雀开屏,它那徘徊四顾的神气,俨然自怜其尾。孔雀长期未受人们侵扰,与人相狎,所以尽管起初被旅人的脚步声吓了一跳,但看看旅人又马上镇静下来,并没有拖着长尾飞去。
  这首词,从押韵看,它先用平韵,后用仄韵,给人以音律变化之美。整首词重视创造意境,景中有人,所以有以少胜多之妙。


相关阅读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古诗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查看全文】

2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出自宋朝诗人俞紫芝的作品《咏草满目芊芊野渡头》,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 【查看全文】

3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九日闲居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 【查看全文】

4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劝金船无情流水多情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 【查看全文】

5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出自宋朝诗人谢懋的作品《霜天晓角桂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 【查看全文】

6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