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柳梢青·岸草平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注释】
①吴王故苑:春秋时吴王夫差游玩打猎的园林。
②柳袅烟斜:指柳条细长柔弱,轻烟随风斜飘。
③风前香软:谓春暖花开,香气飘溢。
④一棹天涯:一叶轻舟芷江水上飘摇。棹,划船工具。此处代指船。
【翻译】
江岸草青沙平,吴王故都的池苑内,柳丝袅娜,斜烟飘逝。雨后寒气已轻,风中花香清幽,春分时节,梨花如雪。行人乘船漂泊天涯,酒醉醒来,只见残阳西沉,乌鸦乱飞。一户人家的门外立着秋千,墙头闪过红粉佳人的身影,这是谁家的深院。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兼惜春的词。作者当时客游吴中,面对“吴王故苑”的春色,产生了很深的离愁。全词几乎都是写景,但是每一种景物都包含着作者主观感情。
首句先从江边的堤岸沙草落笔,展现空阔宏人的场景。接着镜头慢慢推移,岸边的“吴王故苑”进入视线。镜头再继续上移,又出现了故苑中“柳袅烟斜”的景象。这三句的连贯描写,仿佛一组电影的长镜头。作者随视线所至,看似信笔写来,实际上有内在的条理:“岸草平沙”暗含着大江,江水东流,往往勾起人们古今变幻的叹息;于是出现了“吴王故苑”这一饱含历史沧桑的古迹,这是很直接的怀古;最后归于“柳袅烟斜”这一迷离景色的描摹,使得怀古的愁情有了归依——柳烟袅袅,正如作者的缕缕愁思。
“雨后寒轻”由怀古而进入赏春。初春季节,一场小雨过后依然有阵阵寒意,虽然“雨疏风骤”,但阵阵春风吹过之时,仍然带来了一股温暖而柔软的清香。作者循着香气找寻,发现了盛开的梨花。“春在梨花”一句写得轻巧,把作者赏花又赏春,惜花又惜春的愉悦感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语意新奇而又顺畅。
下阕开始几句由春意过渡到离愁。“行人一棹天涯”写作者的飘零之感。仲殊词风与柳永有相近处,“酒醒处、残阳乱鸦”二句明显是模仿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但是柳词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表现环境的幽冷,仲殊的“残阳乱鸦”却重在突出一种悲凉,因此二者虽感情相似而所用色调迥异,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门外秋千”三句主题再变,“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是恋情词惯用的意象,但僧人仲殊显然用意不在此。作者难道是被无边的春色惹起了俗世的烦恼?或者他只是客观描绘眼前的所见?我们大可以做各种不同的猜测。“深院谁家”一问意味更加深远,我们不必去寻找作者的真实用意,只要体会作者那种心境,那种在客旅中观赏无边春色时,既愉悦又寂寞的复杂感情。这个“深院”仿佛就寄托着作者的回忆和对故园的思念。
相关阅读
1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 【查看全文】
2 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游泰山清斋三千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 【查看全文】
3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山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释】 ①滞:停滞,不流通。 ②万 【查看全文】
4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偶游曲巷斜临一水间》,其古诗全文如下: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 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 云髻 【查看全文】
5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赠孟浩然》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 【查看全文】
6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春寒》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