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月下笛·与客携壶》,其古诗全文如下: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注释】
1 月下笛:词牌名,调始周邦彦《片玉词》,因词有“凉蟾莹彻”及“静倚官桥吹笛”句,取以为名。
2 壶:酒器。
3 梅花过了:指梅花被风雨打落在地。
4 幽禽:幽栖的小鸟。
5 香心:花心。
6 柔荑:细向柔嫩的初生茅草,形容女子滑嫩的的纤纤玉手。
7 残茸半缕:意为女子为他缝制的春衣还残留着一缕丝茸。残茸:缝农刺绣等针线活计用过的线头。
8 玉钿:古代女子的首饰,此处形容吹落的梅花像钗钿一样。
【翻译】
我与好友携酒踏青,却发现一夜的风雨已将梅花摧残殆尽。梅花枝头孤鸟独鸣,啄食花心,凌空而去。出自佳人纤纤玉手的一件崭新的春衣上还残留一点儿缝制时的线头。可惜现在梅花香凋玉殒,她也被锁在深深的庭院,我们不可能再相见了。
我伫立凝望当初和她携手同游的地方,而今只剩下那日我们系马的垂杨柳和熟悉我的鹦鹉了。当我从旧梦中醒来时,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我只能借助梁间的燕子把我的深情传达给她,问一问她现在过得怎样。当初我们怎能料想到这样会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呢。
【赏析】
《月下笛·与客携壶》该词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当时词人在杭州,追怀昔日冶游,思念当时所遇到的一位青楼中人的作品。随着年光流逝,事情早已过去,正像词里所说的“夜来风雨”摧落梅花一样,但对那人的思念却仍是沾沾惹惹地割舍不断,故而不免怅惘忧伤,只好“与客携壶”,借酒浇愁。《月下笛》一词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出来的。
上阕描写春游的所见所感。开端从春景写起。“与客携壶”,开头便是借酒浇愁。“梅花”两句交待时令,已到仲春,更兼风雨,摧残梅花情景可知。情亦如花,倍受间隔。“自语”“啄”“度”将鸟儿的可爱情态描摹得栩栩如生。由这美丽的春光,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春衣的描写。词人身上穿着的春衣,都是恋人用白晰柔嫩的手亲自剪裁的,那衣服上至今还残留着一些断线残丝。词人将恋人的手比做柔荑,娇艳动人,令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再见无路”表达的是一片无奈的心情,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关阅读
1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琐窗寒暗柳啼鸦》,其古诗全文如下: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 【查看全文】
2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出自于诗经作品《頍弁》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頍者弁,实维伊何?尔酒既旨,尔肴既嘉。岂伊异人?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 【查看全文】
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朝诗人杜秋娘的古诗作品《金缕衣》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 【查看全文】
4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再别康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查看全文】
5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上秋怀餐霞卧旧壑》,其古诗全文如下: 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 【查看全文】
6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牧歌樵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牧歌樵唱出自元朝诗人汪元亨的作品《沉醉东风归田》,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