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注释】
1、佩解:分别时解佩相赠。
2、钗孤:指分钗留别。钗,两股笄并为一起,是首饰的一种。
3、鸾鉴:饰有鸾鸟图案的梳妆镜。
4、衾裯:寝时覆体之具。衾,大被。裯,帐。
5、衣篝:薰衣用的竹薰笼,篝,竹笼。
【翻译】
白云归雁都已经远去,给我留下的只是这嫩寒时节的满天秋色。解佩分钗,临别互赠信物,鸾鸟铜镜也一人一半。凝情遥望去路,只见远树含烟,织成一片离忧。自己滴不尽的眼泪,只有楼前的溪水与之相伴长流。
秋深夜浓,寒霜降落,衾被不耐严寒,有谁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旧馆,想起你还没离开的时候,落花不扫,只是在院子里嬉戏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烦忧时以酒浇愁,却不知这酒百折回肠,不能醉人反而让人多添几分惆怅。整天默默无语,只希望能化为凫鸟飞去与你相聚。
【赏析】
张孝祥早年在客中曾与一位李姓姑娘相识并同居.且于绍兴十七年(1147)生子同之。当他绍兴二十四年(1154)状元及第后,秦桧死党曹泳于殿庭向孝祥请婚,孝祥拒之,为桧党衔恨,其父张祁被诬下狱,未几桧死才得平反。由于孝祥与李氏并无正式婚姻关系。不便公开,只得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另娶表妹时氏为妻。而李氏以学道为名返回她的故乡桐城。这年重九前夕.孝祥在建康(今南京)送走李氏及年已十岁的同之后.无法排遣内心痛苦的感情折磨,写下此词。
上阕开篇以秋景寄托离情。那在云中归去的大雁,就如同离别的李氏已经远去,此时伫立在溪楼上的词人,望着满眼秋色,感觉到了淡淡的寒意,这寒意既是真实的初秋感觉,也是因离别而引起的内心感受。后三句追忆惜别,解佩分钗,相恋的两个人互赠信物,依依惜别。其中“鸾鉴分收”四字化用南朝徐德言和其妻破镜各留一半的情景,暗示破镜难再圆的悲剧结局。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两句写词人在情人离开后所见所想。他静默地站立在原地,远望着吞没了情人背影的长路,被淡淡疏烟、树影笼罩。词人用“织”字形容烟影交错的景象,静态中表述出一种动态,离忧仿佛词人的内心一般绵软,让人不忍触碰。无法挽留情人的词人,只能看着那楼前默默长流的水,独品伤悲,静静地流泪。“伴人清泪长流”一句,把流水写得善解人意,这种移情入景的手法,表面写水多情,实际上是在影射词人为情所苦。
相关阅读
1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更漏子柳丝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 【查看全文】
2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出自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词作品《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 【查看全文】
3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出自明朝诗人高启的作品《吊岳王墓》,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 【查看全文】
4 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出自先秦诗人陶婴的作品《黄鹄歌悲夫黄鹄之早寡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 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 天 【查看全文】
5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出自唐朝诗人李峤的作品《送李安邑》,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 【查看全文】
6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出自于诗经作品《泂酌》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