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59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注释】
  ①阑珊:衰败、将尽之意。
  ②鴂:鴂鸟又名伯劳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
  ③梅花:《梅花落》,笛曲名,这里语意双关,既代指角剩,也指晓月残白如梅之色。
  【翻译】
  本来春天是百花盛开,野草芳菲的季节,处处都有令人赏心悦目、欢情无限的景象。但好景不常。自然界的景物也和社会现象一样,在不断变化。这种美好的景色早就过去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此以来不知几度矣。黄昏的时候,坐在小院怀念有人。可是,偏偏遇到伯劳鸟。咫尺江山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来只能悬目相望,鱼雁互通。可是,望穿秋水却音信全无。及至五更,不仅美梦不成,反而梦中惊醒的却是刺耳的角声。这又怎么不另作客之人为之心碎呢。
  【赏析】
  先看看苏轼在上片的表述。本来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苏东坡举目所见确实“春事阑珊芳草歇”。这是他对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过清明。按习俗,清明节是祭扫先人茔墓的节日,但是他乡作客,先茔不在此地,无从祭扫。“落红处处,入耳之声,偏是鴂鸟啼鸣!这是他对暮春景色的具体描述,又是“春事阑珊”的形色补充。
  词的下片,东坡继续表述他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我们所处之地可以说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严,岂可自由往来?无奈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声吹落梅花月”,惨白如梅花的月亮,闻此正待出发的征人所吹走的进军号角,也为空躲避不及的落到山后去了。
  东坡此词,入单纯把它看做怀人之作,调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挚,婉转曲折,感人至深,但为了进一步领会它所含的真情实意,应从东坡的政治生涯与诗词创作的发展过程加以探索。


相关阅读
1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兰陵王卷珠箔》,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 【查看全文】

2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后赤壁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 【查看全文】

3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襄阳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 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 旁人借问笑何事 【查看全文】

4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出自唐朝诗人徐元杰的古诗作品《湖上》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 【查看全文】

5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 【查看全文】

6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