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倾杯·鹜落霜洲》,其古诗全文如下: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沈,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释】
⑻鳞翼:鱼雁,古人以为鱼雁能为人传递书信。
⑼争知:怎知。损:表程度,意为极。
⑽楚峡:巫峡。
⑾高阳:指“高阳酒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陈留高阳人,沛公领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沛公见说其人状类大儒,使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后用以指代酒徒。
⑿京国:京城。
⒀目断:望尽,望到看不见为止。
【翻译】
野鸭飞落在霜露覆盖的小洲,大雁横越于雾霭笼罩的小渚。清楚地勾画出一幅秋色图。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天黑了,一叶小舟靠岸停泊,寄宿在荒村驿店。何人迎风站在月光下?一阵阵的羌笛声与河岸草丛里切切的蟋蟀声交织一起,引起离愁万绪!
只为思恋。与佳人别后,山水相隔,相距遥远,靠什么来传递书信呢?想来绣阁深枕中的佳人,怎么也不会知道浪迹天涯的游子如今已是身心俱损、憔悴不堪!巫峡幽会已逝,高阳酒徒已散,只有身心的寂寞孤独、行为的放荡不羁。眺望京都,徒然望断远方浓绿的山峰。
【赏析】
词人这里借蟋蟀声托出怨情,触发起无限愁绪,由此引出下文。整个上片层层深入,细致入微地勾画了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为忆”之句,触景而生情,抒写别后思念。“忆”字写思恋之情。以下再诉关山阻隔,鱼雁难通,从而反映出内心的焦虑。“想绣阁”三句,为对方设想,伊人深居闺房,怎能体会出行客漂流天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处。这里委婉曲折,设想奇景比女子自诉衷肠更为感人。“楚峡”句用宋玉之典,暗指自己旧日的欢爱已散,接着转笔归到目前境遇,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云散,而此时孤村独坐,惟有对月自伤。末尾两句,以景结情,遥望京华,杳不可见,但见远峰清苦,像是聚结着万千愁恨,“目断”与“立尽”都是加强语气,这幅秋景中注入强烈的感情色彩,相思之意,怅惘之情不绝如缕。
这首词上、下片一气贯通,浑然一体,感情起伏跌宕,把离情别苦渲染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佳作。
相关阅读
1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出自于诗经作品《株林》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注释 【查看全文】
2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3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谷眇兮路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出自汉朝诗人蔡文姬的作品《悲愤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 【查看全文】
4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学阮公体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 【查看全文】
5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古诗作品《谢亭送别》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查看全文】
6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作品《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