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15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迎新春·嶰管变青律》,其古诗全文如下: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
  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注释】
  ⑾然:通“燃”,点燃。
  ⑿绛树:神话传说中仙宫树名。《淮南子·墬形训》:“﹝昆仑山﹞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这里指经人工装饰的树。
  ⒀鳌山:宋代元宵节,人们将彩灯堆叠成的山,像传说中的巨鳌形状,亦作“鰲山”。
  ⒁素月:洁白的月亮。
  ⒂绝缨掷果:绝缨,扯断结冠的带。据 《韩诗外传》卷七载: “楚庄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灯烛灭。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绝缨之人。王不从,令群臣尽绝缨而上火,尽欢而罢。后三年, 晋与楚战,有楚将奋死赴敌,卒胜晋军。王问之,始知即前之绝缨者。”掷果,《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岳从子尼。”
  ⒃更阑:夜深。
  ⒄康阜:安乐富足。
  ⒅随分:随便。
  ⒆堪:可是。
  ⒇争忍:怎么忍心。
  【翻译】
  冬去春来,天气变暖,京都到处充满阳和之气。晴朗的日光召回了温暖的天气。庆祝元宵节的时候,千家万户都挂上了彩灯。汴京城内都是还度佳节的人群,绮罗丛中煽起阵阵香风。十里花灯如珊瑚般美丽。装饰有彩灯的假山耸立着,各种乐器声音震天响。
  渐渐地天水一色,月亮正当中天。街道里,少男少女狂欢忘形。到了夜深的时候,少男少女往往在竹阴花影下谈情说爱。天下太平的时候,朝廷和民间都欢快,百姓生活安乐富足。随处都可以举行美好的聚会。可是对着这种美景,怎么忍心独自离去呢。
  【赏析】
  下片以“天”接“天”,从“喧天箫鼓”过渡到“渐天如水”,一个“渐”字,拉开了时间的线索。时候不早了,“天如水”,天清而静。“素月当午”,月照正中。人自赏灯来,又转入各自寻觅所欢。“绝缨掷果无数”,用了两个典故,这里说此二艳遇故事,但已非一人之艳遇,而是“无数”之多。“更阑”二句,写景极美,写事动人。“烛影花阴”,明明暗暗,朦朦胧胧,“少年人、往往奇遇”,有多少风流韵事,然而乐而不淫,就此煞住。“太平”二句,推广开来,写当时承平气象。词的最后,对景“争忍独醒归去”,是乐而忘返了。
  这首词,以铺叙见长,气象渲染,浓淡适宜。写景则时疏时密,用典则结合时宜。人物都是在良辰美景中出现而又活跃着的,呈现出太平景象,结合起来含有欢乐常保的意义。


相关阅读
1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 【查看全文】

2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出自唐朝诗人李颀的古诗作品《古意》第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查看全文】

3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出自宋朝诗人余靖的作品《山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 【查看全文】

4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相逢行相逢狭路间》,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 【查看全文】

5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满江红暮雨初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 【查看全文】

6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西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