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19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宝月山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注释】
  ①诉衷情:唐教坊曲名。唐温庭筠取《离骚》诗句“众不可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
  ②宝月山:在杭州城外,与清波门相近。
  ③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
  ④杨花:即柳絮。
  ⑤帘帏:即帘帐。
  ⑥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
  ⑦篆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翻译】
  清波门外和风吹拂,掀动着人的衣带,杨花纷飞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寺院清幽,帘帐低垂,刚乘着夜色把家回。钟声已经响过,篆香刚刚点起,月光正照在院门前。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
  上片首句“清波门外拥轻衣”,写作者受风的衣裾,膨松松地拥簇着自己往前走,衣服也象减去了许多分量似的。一个“拥”字下得极工炼,与“轻衣”的搭配又极熨贴。一种清风动袂、衣带飘然的风致,就这样被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了。写罢湖上的和风,接着写柳絮。古代杨柳飞絮是暮春的使者。随风飘荡的杨花陪伴着自己走上寺门的归路。“相送飞”三字将一种殷勤护持的情意传达出来了。“西湖”句由景物描写折到时令,笔意一转,带出下文。“水树乱莺啼”五字重涂浓沫,俨然一幅江南春色图画。丘迟《与陈伯之书》所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佳丽景色,并于此五字中见之。特别是这个“乱”字下得很有力量。由此可以想见,一个缁衣白足的诗僧,徜徉湖边山脚的花径上,周围是缤纷的花雨,耳边是纷乱的莺声,组成一幅惬意的游春图景。词的上片,作者将春色之丽写得荡人心魂,美不胜收。
  换头一起三句,点出寺宇阒寂、僧寮清幽的场景,而用一“归”字与前片关合,以实现这一场景的转换。曰“闲”,曰“小”,曰“初”,皆涉笔轻灵,雅称其题,仿佛把人带进一个红尘不到的世界。
  结拍三句,进一步烘托寺中的环境,补足前意。作者抓住这钟声、篆香和月色,三个有时间特征的景物来加以刻画。结语悠然,有竟体空灵之妙。撞钟击鼓,为佛门旦暮必行的功课。卢纶“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出关言别》),杜牧“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赠惟真上人》),都是描写晚钟的名句。仲殊即景写来,亦实亦虚,尤有远韵。接着又拈出“篆香才点”与之作偶,更觉笔有余妍。用“篆”定形容回旋上升的烟缕,真是工致入微了。以晚钟之远韵匹篆香之烟痕,是声与色、与大小之对比,又都取景眼前,真如天设地造一般。“月到门时”,本是归时实景,用钟声、篆香之后,便觉充满禅机和妙不可言。
  此词为人作者人格、性情的真实流露;词中的物象,是这位诗僧的心灵折光。


相关阅读
1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纱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出自元朝诗人汤式的作品《蟾宫曲冷清清人在西厢》,其古诗全文如下: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 【查看全文】

2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出自当代毛泽东的古诗作品《采桑子重阳》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 【查看全文】

3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 【查看全文】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春晓》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 【查看全文】

5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出自宋朝诗人张炎的作品《疏影咏荷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 【查看全文】

6 绛侯周勃世家翻译赏析_绛侯周勃世家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绛侯周勃世家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绛侯周勃,沛县人。 他的祖先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居沛县。 周勃靠编织蚕箔维持生活,也常常替丧家吹箫管奏丧乐,帮 【查看全文】